谁也不会想到,正在朝着纺织强国目标奋力前行的中国纺织正在遭受一场由原料而引起的行业危机。目前,这场原料危机到底要持续多久,没有人知道。解决原料问题已经成为当前行业的头等大事,并且迫在眉睫。
6月3~4日,备受行业内外瞩目的2013年中国国际棉纺织会议暨中国国际纺织原料市场会在江苏省南京市隆重举行。大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以 “全球视野 全球布局 合作共赢”为主题,围绕我国纺织工业发展趋势与重点,全球棉、毛、麻、化纤等纺织原料供需形势,新型纤维材料开发应用等诸多行业热点展开探讨,旨在寻求破解行业原料危机之道。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朱宏任,江苏省副省长史和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名誉会长林乃基、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副会长徐文英、夏令敏等出席会议。
会议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纺织企业家以及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瑞士等国的纺织行业领导、业界知名专家、原料贸易商、行业组织代表等近500人参加。
原料之困
纺织遭遇棉花“劫”
纺织行业的原料危机主要由棉花引起。
在纺织原料中,棉花无疑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质优价廉的棉纺织品一直是中国的纺织工业傲视世界,独步全球的一张王牌。
但如今,伴随着近些年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棉花却成了制约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掣肘。
如果说出台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的初衷是稳定棉价、保护棉农的利益,然而经过这两年的实施,不仅没保护棉农的利益,反而让纺织企业深受其害。
差价压力
“企业在受煎熬,棉花原料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虽然我们开工率在100%,但根本就不盈利。”来自广东的一家企业负责人直言,“如果这样运行下去的话,不仅企业要关门,整个市场都要完蛋。”
“今年以来,企业依然在运行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压力,主要是自棉花原料的压力。”来自江苏省的一家纺织企业负责人在会上说。
浙江的一家企业负责人对棉花问题也表示十分的无奈。“今年一季度定单虽然有,但就是没利润,勉强活着。”该企业负责人进一步说,进入五月份以后,由于后市形势不明朗,加上大家对棉花政策看不透,采购欲很低,五月份国内的定单急剧下滑,后面几个月的形势堪忧。“现在虽然活着,但压力非常大。”
让企业深感发展困难的就是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导致的国内外棉花的巨大差价。据相关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外棉花价差最大的时候已经达到了每吨5000元左右。
在此背景下,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大量的价格低廉的纱线产品进入我国,对我国纺织企业形成巨大的冲击。
有相关数据显示,去年凡是和棉花沾边的产品出口都在下降。2012年我国棉制纺织品(除服装)出口额为254亿美元,同比下降3.3%。
“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明年纺织行业都得关门,而且不是关停并转,而是关停并死的问题,我做纺织二三十年了,感到很痛心。”上述广东企业负责人直言道。
“棉花收储政策惠及了全世界,但却对中国纺织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表示,去年,一万锭以下的小企业大概有40%因此而关停。
“近几年来,纺织行业发展非常快,进步也非常快,如果纺织企业以这种方式关停,是非常可惜的。”朱北娜说。
“棉花储备管理措施未能充分结合国内外市场供需形势,造成国内棉价持续大幅高于国际市场,我国纺织企业市场竞争力严重受损。”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对此也这样表示。
质量堪忧
事实上,影响企业的不仅仅只是价差问题,棉花质量的下滑也让纺织企业处在无棉可用的地步。
“我最近买的棉花,颜色发黄,一批与一批的颜色不一致,质量没有保证。即使投诉也没有用,棉花给我们行业带来了很多问题。”湖北一家企业负责人忧心忡忡地说,如果棉花临时政策再实施下去,棉花质量将更难控制,即使做普通的纱线产品恐怕也不合格了。
反映棉花质量下滑的不仅仅是这一家企业。“我们买国储棉,计划要做高端纱,但买回来的是前几年的棉花,严重打乱了我们企业的进程。”广东的一家企业负责人也抱怨说,“我们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在今年的收购过程中,建议用布袋,而不是用塑料袋。有关部门应采取一下措施,加大力度,加强质量的管理。”
“当前棉花质量下滑得很厉害,最大的问题就是‘三丝’的增多。”朱北娜也指出,棉花质量的下滑对行业的发展影响不容忽视。
原本巨大的棉价差已经让中国纺织遭受重创,而现在加上棉花质量的下滑,更让中国纺织的竞争优势逐步丧失。
“棉花质量问题非常大,现在国储棉的棉花根本就纺不出高品质的产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助理杨世滨说,中国棉花单产量是世界上最高的,但是价格却最没有竞争力,现在加上棉花质量问题,中国棉花产业将会出大问题。
实际上,对于棉花质量的下滑,行业协会也正在采取积极的举措。
“对收放储的棉花质量问题,我们已经通过多种渠道向国家反映,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加大调研和向国家反映的力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表示说。
配额不公
除了棉花临时收储制度外,棉花进口配额制的实施也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尤其是在目前国外棉花价格远低于国内的背景下,企业对于配额的需求,远远不能满足。
“上半年我们公司把国家首批发放的进口配额用掉了,用这批配额可谓是省吃俭用,但还是不够用。现在采用进口棉花对我们的成本是一个弥补,建议国家释放第二批进口配额。”上述浙江企业负责人说。
但是企业要想拿到配额又谈何容易。
“我们这个小企业,给我们的配额也只有一两百吨。”上述广东企业负责人说,只有大企业才能拿到大量配额,小企业很难拿到配额。配额的发放是不公平的,很多小型企业由于这个原因倒闭。
事实上,棉花进口配额制,严重削弱了国内棉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造成了国内棉纺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对此,有企业呼吁国家能够放开配额,让市场经济的手段进行调节。
“对于配额我觉得国家还是要放开,哪怕在税率上做一些考虑,这样可以更进一步地与国际接轨。”上述江苏企业负责人说,棉花市场还是要靠市场的手段来调节。“现在过多的是以人为的方式进行调剂,这个带来的矛盾比较大。”
难题之解
破解棉花“死结”
由棉花原料而引起的危机,无疑已经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其所造成的影响已经传导至行业上下游的产业链,行业发展也受困于此。
那么破解棉花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棉农直补成共识
在此次会议上,绝大部分业内人士建议立即调整我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实行棉农直补政策。
“自实施收放储政策以来,国内外棉花差价越来越大,我们纺织行业日子越来越难过,所以大家对这个非常关注。现在从国务院的高层领导到政府的主管部门,都在探讨给棉农直补的问题。”高勇在会上介绍说,棉农直补政策就是给农民给予财政补贴,从而保障农民的利益。与此同时,棉花后端的产业链全部走向市场,因此应该用市场手段来调节棉花供需。
棉农直补政策得到了纺织企业的一直赞同,并迫切希望能够实施此项政策。
“实施棉农直补,我们纺织企业非常赞成,而且希望尽快试点。”江苏一家企业负责人对此表示说,“如果到明年再试点,效果过两年了才能显现,我们等不起,也拖不起。”
湖北一家纺织企业也表示说,希望棉农直补政策能够尽快施行,企业需要继续生存下去。
但在棉农直补问题上,有些企业也显得比较谨慎。
“实施棉农直补也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状况。”浙江一家企业负责人指出,棉农直补政策主要是学习美国,但是美国是利用大批农场种植棉花,种植、收购完全在国家的控制之内,而中国的棉花种植是分散的,所以如果要实行棉农直补政策,一定要先试点,不要一下子大面积摊开。
“我们给棉农进行直补,想法是好的,但是担心最后国家财政补进去会不会打水漂?”该企业负责人担忧说。
与此同时,广州一家企业负责人也表示:“对棉农直补的问题,国家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措施,要坐下来仔细研究,研究清楚了再实施,否则将事倍功半。”
实际上,棉农直补政策在棉花产业链各环节上已经初步达成了共识。
据杨世滨介绍,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棉花调控长效机制,研究棉农直补对棉花收储政策替代的可行性,建立合理的棉花价格体系,并提升中国在国际纺织行业的竞争力。
“总体来说,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以及棉花各个产业链对棉农直补基本上有比较好的共识,现在是围绕着亩补还是量补进行讨论,预计会按照种植面积补。”杨世滨透露说。
“经过一年多的讨论,现在各个部门都已经达成了共识,都认为给棉农直补是一个很好的方法,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开始实实在在地探讨给棉农直补的问题。”高勇也表示说,国家开始研究棉农直补,这是行业这一年多时间以来的一个重大突破。
但实际上,棉农直补政策仅仅只是有所松动,但是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实施依然是未知数。
“目前仅仅是有所松动,具体措施我们还没有看到,在今后的一年之内不会有大的变化,所以这个政策最早也要到明年才有可能真正施行。所以在这一年时间里面,棉纺企业仍然会很困难。”高勇提醒说。
打破现有棉花体制
“棉农直补政策只是突破现行棉花体制的一个突破口。”高勇指出,如果说给棉农直补的政策可以落实下去,那么原有的整个棉花政策体系就会被打破,原来围绕这个体系的配额、滑准税以及收放储的制度都将会有所改变。
“棉农直补政策能不能替代当前的棉花收储政策,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建立一个棉花的管理体系,既要保护农民利益,又要保证我们纺织企业的利益,这是行业多年来一直研究的问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徐文英也表示说,让棉花价格最终通过市场来调节,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棉花是纺织行业最重要的天然纤维原料,为加紧研究棉花管理体制与市场供应问题,去年以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不遗余力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力图理清棉花产业链各环节的突出问题,研究政策、解决方案。”王天凯也指出,中纺联下一步将根据调研结果,研究形成政策报告,就棉农直补、支持棉花规模化、季节化种植以及良种培育推广、改革棉花体制等方面,提出政策诉求和措施方案,促进国内棉价与国际市场逐步接轨,恢复市场调节机制对棉花产业链发展的良性调节作用,更好地确保国内棉花供应。
利用非棉开发新品
在当前棉花问题暂时还得不到解决之时,企业将如何渡过难关,是摆在企业面前最为直接的一道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表示,当前纺织企业可以采取棉与其他纤维混纺,取长补短并发挥各自的特色。“混纺本身不是一个坏事情,它是一个发挥优点,弥补缺点最简单的方法,我们可以利用混纺去解决当前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指出,广大棉纺织企业还要克服困难,重视和利用好国内外棉花资源,主动开发新产品,提高附加值。
除此之外,朱宏任还指出,在化纤方面,要做好化纤的开发和应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化纤工业进步显著,常规产品可以满足需求,高技术纤维得到快速发展,下一步要继续加快技术和产品创新,提供金牌娱乐app_金牌娱乐注册-官网:适应个性化生产的产品。
应用期货规避风险
“对于纺织企业而言,棉花期货的套期保值是规避棉花采购价格风险、锁定并降低原料成本的重要途径。”冠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国新在会上讲道。
中国纺织企业既要面对产品的竞争,也要应对原材料市场的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棉花资源的争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巨大的棉价波动使得用棉企业难以掌握成本,不得不采取随行就市,随用随买的策略。但是对于大部分靠长线订单生产的纺织企业而言,则承担了大量的风险。
“谈到期货,在中国,可能有些人是谈虎色变,甚至在一些场合将期货妖魔化,说这个玩意很可怕。其实在我看来,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和在一线的打拼,期货到底是什么呢?期货其实不是一个货,而是一个合同,是一个和约。”赵国新说。
事实上,期货市场在国外的发展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但是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正式的期货交易是从1992年开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期货市场基本步入规范的发展轨道。2004年,我国棉花期货在郑州交易所上市。近十年的实践表明,棉花期货的成功运行为中国在国际上棉花争取话语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对于棉花市场来说,期货就是未来,未来就是不确定性。在不确定的时候企业需要一种工具来管理并且规避风险。”赵国新进一步介绍说,希望大家对期货市场有一个很客观的认识,期货既不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也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东西,其实就是一个工具,大家在需要的时候要想到用它。
“你担心什么就做什么,比如你是加工企业,最害怕的是棉花价格上涨,那么就在期货市场锁定原材料的成本,做买入。”赵国新举例介绍了套期保值的原理。
据赵国新介绍,参与套期保值,可以摆脱传统单一采购途径的被动,使企业的采购成本处于可控的状态。期棉可以保证质量,提高原料的使用率。另外期货在交割前不存在库存问题,可以节省仓库费、保险费,同时套期保值是一种安全的营销保障,可有效保障产品的供应,稳定采购,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因产品出售发生的债务互欠的可能性。
纺织品加工企业在原料采购及原料库存管理方面有较大的套保需求。当然,此类企业在套期保值交易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企业需要对财务状况做好分析,深刻了解自己的产业链地位、市场占有率、企业盈利模式等情况。
期货交易的时候,速度快,价格波动大。赵国新给的建议是,棉纺企业老板或具体做交易的人应该设有防火墙。一般来说,最忌讳的是企业老板亲自上场,亲自作战,因为交易时容易失控。企业老板要在这个方面学会培养一些人才,建设一套机制和一个组织架构。
他认为,棉纺企业运用期货管理工具时,一定要对期货有一个认识。它是未来几十年内必须使用的工具。当遇到市场不确定性,或者对原材料价格把握不准的时候,一定要想到这个工具,当然这个工具在具体操作层面,得和一些专业人士做很好的沟通和交流。
高端指引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 朱宏任:
提高附加值 保证纺织原料平稳供给
当前,中国工业正处在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纺织工业作为传统的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正在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纺织原料是纺织制造业的基本生产要素,质优、价稳、可靠的供应已经成为行业和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
原料是影响我国纺织工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目前,我国纤维加工量已经达到4500万吨左右,超过全球纤维加工总量的50%。尽管我国纤维加工总量的进一步快速增长已经比较困难,但是,纤维结构的调整还有着较大的空间。下一步应着重做好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转变,要利用好宝贵的原料资源,通过提高附加值来促进行业持续发展,保证纺织原料平稳供给,掌握行业的发展主导权。
首先,要用好棉花资源。棉花始终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棉花涉及农业、流通、纺织多个环节,是纺织全行业唯一实现国家调控管理的领域。当前实行的棉花临时收储和进口总量控制的政策,保证了棉农的利益,稳定了国内棉花价格,使棉纺企业可以锁定原料成本,降低经营风险。但由此导致的过大的国内外棉价差对纺织企业的竞争力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以纯棉纺纱为主的中小企业的困难尤为突出。
对于棉花政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和企业已经多次反映,我们也一直在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开展工作,下一阶段我们还将积极协调推动,配合有关部门改进完善棉花政策。今年,国内外棉花价差有所缩小,但是,国际棉价尚不具备持续上涨的条件。广大棉纺织企业还要克服困难,重视和用好国内外棉花资源,主动开发新产品,提高附加值。
其次,要做好化纤的开发和应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化纤工业进步显著,常规产品可以满足需求,高技术纤维得到快速发展,下一步要继续加快技术和产品创新,提供金牌娱乐app_金牌娱乐注册-官网:适应个性化生产的产品。金牌娱乐app_金牌娱乐注册-官网:纺织原料的问题,今后工信部还将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相互沟通、密切合作,积极推动棉花政策的改善。
面对当前形势,企业应认真把握当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态势,正确分析判断经济形势是制定纺织原料生产经营战略的重要基础,面对今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变化,我们要能够拨云见日,善于发现并掌握数字背后的规律。要紧紧抓住中国工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全面促进纺织行业培育竞争新优势,加快转型升级。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王天凯:
优化原料结构是纺织行业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
加快调整转型的重要时期,正致力于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等转型任务,与此同时,进一步优化纺织原料结构,加强原料供应保障,确保行业转型发展基础,也成为当务之急。未来一个时期,纺织行业原料相关方面开展的工作及对外合作将着力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积极推进棉花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棉花是纺织行业最重要的天然纤维原料,为加紧研究棉花管理体制与市场供应问题,去年以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不遗余力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力图理清棉花产业链各环节的突出问题,研究政策、解决方案,中纺联下一步将根据调研结果,研究形成政策报告,就棉农直补、支持棉花规模化、季节化种植以及良种培育推广、改革棉花体制等方面,提出政策诉求和措施方案,促进国内棉价与国际市场逐步对接,恢复市场调节机制对棉花产业链发展的良性调节作用,更好地确保国内棉花供应。
二是不断提高化学纤维的开发利用能力,有效填补天然纤维缺口以及更好的满足多领域、多元化消费需求,充分发挥好相关技术创新作用,进一步加强各种高仿真、超仿真、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的关键技术研发,稳步扩大纤维供应规模,加强新型材料的优质化、系列化、个性化应用开发,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制订技术进步路线图,突破关键技术,大力发展各种利用农副产品、海洋生物等非食用资源的新型纤维,扩大化学原料的可用范围,缓解石油资源紧缺制约。立足保障化纤原料供给,持续关注PX项目建设问题,及时提醒有关部门研究对策,化解相关矛盾,避免形成产业链瓶颈。
三是积极强化毛、麻、丝等天然纤维开发利用,发挥我国特色纤维资源优势,增加纤维原料品种多样性,大力加强毛麻丝等天然纤维的种植、养殖与加工技术开发应用,促进毛、丝种植提升,与麻类植物的良种培育,在条件适宜的国内和海外地区加快建设种养殖基地,加快毛、麻、丝纺织专用设备的开发,结合市场需求,提高产品实际开发水平,有效保障多样天然纤维的供给,丰富纺织产品的种类。
四是大力加强纤维资源再生循环与利用,将提高废旧纤维制品再生利用水平作为化解纺织原料紧缺的战略性重要途径!加快纤维再生利用产业化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的研发与应用,提高相关技术的清洁安全性与经济可行性,尽快形成产业化规模,研究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纤维制品循环利用体系,完善相关标准制度,建立回收渠道,保障废旧纤维原料供应,加强对绿色循环消费理念的宣传与推广,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与市场动力。
海外形势
来自国际的挑战
挥之不去的棉花问题,也让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其他国家的纺织产业和组织重新认识中国的纺织格局。他们在观察中国市场的同时,也利用原料等各种优势,吸引中国的企业和消费者。
印度的“诱惑”
国内外巨大的棉价差,给印度棉纱大量进入中国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机会。印度棉纺织出口委员会会长马尼坎?拉瓦斯瓦米建议中国的纺织企业应该多多购买印度的纱线。
马尼坎认为,印度在棉纱的生产和成本方面具有优势,而且印度的棉花政策能让棉花供应更加充足。直接补贴农民的政策激励农民更好地使用有机肥和合成肥,确保更加可持续的棉花生产;农村就业保障计划,则保证了纺织行业劳动力的充足供应。
“中国应该从印度进口金牌娱乐app_金牌娱乐注册-官网:的高附加值产品,可以帮助中国的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我们从中国客户那里了解到,印度棉纱在织机上使用起来优于其他的棉纱,而且使用印度棉纱的产品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马尼坎看起来对中国市场很了解。
这位会长的自信来自于印度原料生产上的实力。“过去三年,我们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棉供应国,在这期间,大约供应了有10亿公斤的棉花。目前我们一年生产6亿公斤的棉花,每公顷的产量大概是550公斤,如果保持同样的耕种面积,再加上改善的农业技术和更好的灌溉,我们相信未来可以大幅提升棉花产量,我们将会有金牌娱乐app_金牌娱乐注册-官网:的棉花满足中国的需求。”
公开资料显示,印度是全球第三大纱线生产国、全球第五大合成纤维生产国。印度的纺纱、织布及印染业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印度是继中国和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产棉国。目前。印度棉花产量比我国低70%,但产量保持持续增长势头,而且印度棉花基本能够自给自足。
美国的信心
“纺织服装的产业机会在哪里呢?在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尤其是中国在未来的20年会有40%的增长。”美国棉花协会常务董事凯文?拉特奈认为,中国中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是纺织服装业的机会所在。财富的积累会有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他们有自己的理想,他们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消费更好的纺织产品。
凯文在分析全球棉花贸易发展特点时指出,将其他纤维和人造纤维制成的纺织品与棉制品比较可以发现,棉制品更为耐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的人均服装支出虽然在增加,而棉制品消耗量却没有保持同样的增长。未来,中国的市场空间很大。
凯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不施行棉花储备制度,完全由商业公司和私人储备棉花库存。现在,美国成为世界主要的棉花的出口国,棉花库存一直维持在低位,棉花供应主要由当期棉花产量决定。“目前,美国的棉农效益比较好,而且棉花的价格低于竞争对手化纤,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凯文介绍。
澳大利亚的进军
澳大利亚纺织服装协会会长米歇尔?阿贝斯克亚也讲诉了澳大利亚在原料上的优势。澳大利亚国土面积很大,而且气候条件以及土地因素都不适合农业发展。“但是随着技术和教育方面的进步,澳大利亚克服了困难,取得了许多成绩。”
“澳大利亚99%的棉花都是出口的,这其中的70%都是出口到中国。”之所以棉花原料在国际市场受到如此青睐,米歇尔认为是产品的质量高。
“很多纺织企业认为澳大利亚棉花是他们所需要的,澳大利亚显然不可能成为最大的棉花生产商或者出口国,但是我们保证我们生产的是高质量的棉花,而且是最高效的棉花生产国。我相信中国企业也会更加乐意采用澳大利亚棉花。”
澳大利亚今年预计会生产445万包棉花,相比之前的产量略有下降。“但是我们还是有信心成为世界上原棉第三大出口国,仅次于美国和印度。今年我们相信,整个棉花的产量以及出口的状况也会比较良好。”
澳大利亚还是另一大纺织原料——羊毛的主要供应国。澳大利亚羊毛发展有限公司市场信息部总经理保罗?斯瓦说,虽然羊毛制品属于奢侈品,但就整个高端纺织服装市场来说,其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9%~10%之间,目前中国的消费者正是全球奢侈品增长重要的驱动因素。
“对于羊毛行业来说,中国的市场和消费者对我们是非常关键的,我们看好未来中国市场,还有一些其他的新兴经济体,甚至包括非洲的消费者也希望购买这些羊毛产品,这些地区的消费者希望获得凉爽的羊毛,这是以后我们制订战略的时候非常关注的领域。”保罗对未来羊毛市场非常有信心。
记者手记
原料安全事关全局
在如此高的层级上审视纺织原料问题,对于行业来讲,这是第一次。
来自中央、省、市的领导,国内外纺织领域的专家,国内外纺织行业的龙头企业负责人悉数到场,为纺织原料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近年来,中国纺织纤维加工量飞速增长,并占据了全球纤维加工总量的半壁江山。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纺织工业的纤维加工总量为4130万吨,到2011年中国纺织工业纤维加工总量达到4310万吨,而到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纤维加工总量约为4500万吨,占全球纤维加工量比重达到50%以上。
就是这样一个纤维生产大国如今却面临着原料的困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首次主办中国国际纺织原料市场会,目的就是在全球纺织资源供需形势相对复杂的背景下,共同探讨有关纺织原料的政策体制,优化原料结构,顺畅供需渠道,促进上下游合作,努力构建健康发展、互利共赢的纤维产业链。
面对当前的复杂困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朱宏任提出,要用好棉花资源,要做好化纤的开发和应用,以满足纺织行业的需求。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强调,未来一个时期,纺织行业将从四个方面开展与原料相关的工作及对外合作,一是积极推进棉花管理体制市场化改革;二是不断提高化学纤维的开发应用能力;三是积极强化毛、麻、丝等天然纤维开发应用;四是大力加强纤维资源再生循环及利用。会上各位专家的精辟见解可谓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明确的方向。
两天的会议虽然短暂,但是与会嘉宾和企业代表希望解决纺织原料问题迫切之情溢于言表。纺织行业是重要的民生行业,它肩负着我国转型发展探索前进道路的光荣使命,因此解决好纺织原料问题,不仅有利于我国纺织工业持续健康发展,更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记者 欧阳潇 冯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