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国内棉花市场特点:
一、现货价格较为平稳。国家棉花价格B指数在19000-20000元/吨区间窄幅波动,波幅不足5%,而2009、2010年度波动幅度分别是40%、86%。同时,郑棉期货价格主力合约2012年3月16日报收21265元/吨,较年初下跌410元/吨,降幅仅为1.9%。国内期货与现货市场均表现出高度平稳的局面。
二、现货销售相对缓慢。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购销监测显示,截止2012年3月8日,全国籽棉交售率为95.9%,较过去4年均值上升0.4个百分点。新棉加工率为93.5%,较过去4年均值下降1.9个百分点;销售率为69.5%,同比上升26.8个百分点,较过去4年均值上升12.3个百分点。但若不考虑交储因素,全国商品棉销售率仅为31%,同比下降11.8个百分点,较过去4年均值下降26.2个百分点。
三、内外棉价格差扩大。外棉价格于2011年11月初出现逆转并持续低于国棉至今,国际棉价重心不断下调。本年度以来,代表进口棉港口提货价格水平的国家棉花价格M指数,由年度之初的133美分/磅下降到3月16日的98.5美分/磅,下跌了近35美分/磅,下跌幅度为26%。ICE棉花主力合约3月16日收盘价为87.5美分/磅,比年度之初下跌了18美分/磅,下降幅度为17%。同时,国际市场期、现货基差缩小,内外棉现货价差不断加大。
影响当前市场运行的因素分析:
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消费需求形势不容乐观。
世界银行预测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3.2%,较上年的3.9%下调0.7个百分点,2012年再次下调0.7个百分点至2.5%。
主权债务风险增大。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一年多,仍旧悬而未决,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调降到AA+,评级展望负面百年不遇。
日本遭遇地震灾害后经济陷于低迷。
消费乏力,贸易增长放缓。WTO预计,2011年全球出口贸易额的增长预期下调为5.8%,比上年下降8.7个百分点。
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通胀居高不下。2011年GDP9.2%,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CPI5.4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紧张。3月《政府工作报告》将2012年增长目标定为7.5%,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
CRB指数由年度之初的656下降至3月16日的585,降幅为11%。
二、供给状况逆转,造成国内外棉企销售压力加大
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报告显示,全球当年产量2718万吨,消费2342万吨,当年产大于需376万吨。如不包括中国,当年世界棉花产大于需538.7万吨。
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监测显示,2011年全国棉花实播面积为7942万亩,同比增加8.5%,产量为755万吨,同比提高21%。由于实施收储政策,中国2011年期末库存消费比将创近年来峰值67%。中国当年产量755万吨,消费850万吨,年度产需缺口缩小为95万吨。
三、国内服装消费与出口需求低迷,棉花消费不旺
1)服装鞋帽、针织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显著降温
2)棉制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增速下滑
3)2011年1-12月全国棉制、化纤纺织服装出口结构对比
4)纱布库存持续增加。
截至3月8日,企业棉纱库存为18.8天销售量,环比上升2.2天,同比增加5.4天,比近三年平均水平增加1.6天。布的库存为52.1天销售量,环比上升1.8天,同比增加20.9天,比近三年平均水平增加13.4天。
5)棉花工业库存略高于往年
6)其他主要棉花消费国纺织出口形势也不乐观。
本年度以来印度半数纺织厂经营状况持续恶化,需求低迷,资金压力大,部分纺织品可能连50%的贷款都无法偿还。
巴基斯坦棉花进口量明显减少。今年1月份,巴进口棉花1.86万吨,同比减少36%。另据巴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月份巴棉布出口量为1.192亿平米,同比减少39.6%,为过去十年来同期最低水平。其中,对最大出口市场美国的出口量减少了30.6%。
四、原料人工等因素降低棉纺产业国际竞争水平
由于刘易斯拐点效应的逐年显现,我国纺织行业用工成本上涨的趋势正持续加剧。人员工资水平的持续提高逐步弱化了我国纺织工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由于农民工工资水平上涨较多,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21.9%,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重达42.5%。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仅增长12.4%。
目前国内棉价大幅度高于外棉,2月下旬以来,国内外棉价差达到2800元/吨,且不断扩大。3月15日,国内3级棉高于外棉进口成本3020元/吨。这一价格倒挂的状况使我国棉纺织行业承担了大幅高于国外同行的原料成本,抬升了纱、布、服装等产业链一系列产品价格,制约了我国棉纺产业国际竞争力。
五、收储政策稳定棉市,国内棉花供给能力提高
截至3月16日,本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交易累计成交291.3万吨,预计3月底,国内收储总量有望超过300万吨。国家总体储备库存水平有望创历史新高,国家调控能力显著提高。
3月1日,国家发布《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确定2012年度棉花临时收储价格为20400元/吨,较2011年度提高600元/吨,幅度3%。标志着国家稳定棉花生产的决心。
棉花收储价提高幅度远低于稻谷和小麦的最低保护价上涨幅度。今年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小麦每50公斤平均提高7.4元,稻谷每50公斤平均提高16元,平均提高幅度分别为8.5%和14.6%。尽管如此,我们预计,下年度棉花种植面积仍将保持较高水平,即使下降,其幅度也可能低于8%。
六、内外棉价差扩大,全年棉花进口预期增加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2年2月,我国进口棉花61.60万吨,较上月增加28.96万吨,增幅88.70%;同比增加43.18万吨,增幅234.4%;2011年9月-2012年2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261.61万吨,同比增加115.58万吨,增幅79.15%;2012年1-2月,我国累计进口棉花94.25万吨,同比增加36.69万吨,增幅63.8%;鉴于本年度外棉供给充裕,其他国家棉纺织行业不景气,中国进口外棉有望创历史新高。
年度后期产需形势预计
2012年全球经济环境依旧疲弱,政策不确定性较大,市场风险仍未淡出,消费疲软局面难改。
2011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创历史新高,而消费降至2004年度以来新低,资源相对充裕,期末库存消费比62%,为近年来新高,下年度,若不发生大的意外,预计这一数据有望再度刷新,达到66%。
预计中国2011年度国内棉花总供给达到1420万吨。总需求约850万吨,同比下降8%,为近七年以来最低水平。国内期末库存有望接近570万吨,同比增加170%。库存消费比达到68%,同比提高44.9个百分点,下年度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至77%。
现有供需格局基本平衡。根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监测数据,截止2月底,国内尚有267万吨可供销售商品棉,加上本年度后期预计进口量190万吨,如果3月份交储30万吨,则下半年度有427万吨可用于消费,按照全年消费预期测算,后期需求量大致为425万吨,即在不发生大的突发事件,按照现有市场格局,年度后期供需有实现望基本平衡。
即使市场出现异常波动,国家已具备较强宏观调控能力。
|